首页 / 新闻动态 / 工作动态 / 正文

陕西杨凌:开启种业研发“赶超模式”

来源:农业局 发布时间:2021-01-20 10:23

微信图片_20210120085253.jpg


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

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

“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

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

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”

微信图片_20210120085250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Δ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揭牌仪式现场

1月19日,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揭牌成立,农业领域的“芯片”——种业话题引起专家们的高度关注。

揭牌仪式上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、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育种专家们悉数亮相,他们研究的范畴涉及小麦、油菜、玉米、蔬菜和瓜果等五大类。


院士“捧场”  种业创新中心什么来头



“种业,是农业的芯片。”作为刚任命的杨凌种业创新中心主任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康振生教授的开篇词,介绍了种业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。

微信图片_20210120085243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Δ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揭牌仪式现场

康振生说,农业现代化首先要求种业现代化,迫切需要培育高产、稳产、高效、广施、适合机械化等优势明显的大品种;迫切需要保障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安全;迫切需要以现代技术武装农业,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,只有种业强,才能农业强。

近年来,我国围绕种业质量、效益优先、绿色项目的市场需求,及时调整育种方向,合理安排品种结构。新品种的成功培育和推广应用,协同推广农业投入品的减量使用,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,推进了农业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。

微信图片_20210120085239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Δ2020年,杨凌选育国审小麦玉米品种达9个,显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。(这是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展示的部分小麦种质资源)


尽管我国种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,差距仍然很大。

康振生说,中国种业存在育繁推脱节、总体科研投入低等一系列问题,加之近两年来国际形势变化莫测,贸易保护主义抬头,种源“卡脖子”问题可能随时发生,种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。


微信图片_20210120085235.jpg

而杨凌种业创新中心,就是解决杨凌种业发展中存在的“科研强、企业弱”、“大学科、小作坊”等问题。同时,设立中心管理委员会、技术委员会、院士工作站等机构,主要培养和引进一批一流的技术创新团队,培养一批专业的研发管理骨干,打造国际一流、国内先进的区域种业,使其成为推动国家种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。‍


专家智囊  助力种业强国梦成为现实



一粒小小的种子,涉及到农业各个方面。在康振生看来,杨凌种业创新中心的成立,也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现实体现,中心的建设,将加快做强陕西省种业,为推动国家种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。

微信图片_20210120085229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吉万全教授选育的西农501小麦新品种

近年来,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科教优势,近千名科教人员从事生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,创造了数十项全国第一或世界第一的荣誉。

其中,我国单个品种年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“碧蚂1号”、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“小偃6号”、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油菜品种“陕油8号”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秦冠苹果、创造全国玉米高产栽培高纪录的“陕单609”等重大种业科技成果均出自杨凌。


图片

微信图片_20210120085219.pn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培育的玉米品种陕单650


另外,以“秦油2号”为代表的杂交油菜品种推广到全国15个省市,占到全国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一,为推动全国种业发展,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微信图片_20210120085213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Δ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秦油1712油菜。
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、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,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问题,开展种源“卡脖子”技术攻关,立志赢一场种业“翻

微信图片_20210120085150.jpg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Δ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,著名油菜专家李殿荣研究员在杨凌基地制种。(资料图)


“藏粮于地,藏粮于技”是科技兴农强农的战略选择,“对于杨凌来说,要特别重视种业育种技术的创新突破。”陕西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穆建新建议,要面向种业市场和农民需求,选育一批优质高效新品种;面向产业发展防范重大风险,解决油菜抗病、抗逆等技术问题;面向油菜种业科技前沿,加快开展生物技术育种,特别是抗虫、抗病、抗除草剂品种选育和高效杂交制种技术研究,解决“卡脖子”问题。


而杨凌种业创新中心的成立,能够促进科技资源、种业资源聚集整合,推动创新链、产业链的有效融合。未来杨凌种业创新中心将打造成为国际一流、国内领先的旗帜种业创新龙头,从而推动杨凌成为种业成果迸发的策源地、成果转化的新洼地和人才聚集的新高地。‍